欧美国家的人为什么那么喜欢健身?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有点伤心,笔者简单说几句,自尊心太强或自豪感爆棚的朋友请绕道。
1,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远低于我国。
世界上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据统计,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大地区都在亚洲。分别是孟加拉,韩国,黎巴嫩,每平方公里1033人,484人,406人。
如果拿书面上的人口密度来看,中国人活得舒服,因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比欧洲大。但实际情况大家都知道,我国土地多沙漠和高原,适宜居住地区集中在中东部,又由于仅有一面靠海,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大量人口拥堵在东部地区。
拿江苏省来看,目前的人口密度大约为760+人每平方公里!如果再加上无法清楚统计的外来人口,估计数据已无法直视,超级拥堵!
单位面积内,人口越少,占有自然***越多,人活得也越轻松。试想,欧洲发达国家多处于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密度又低,他们天生就比我们中国人活得轻松。
2,经济发达程度不同。
大家都知道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我国GDP总量在2016年位于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甚至距离欧盟所有国家总量也不远了。
但,我们平均GDP水平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啊!如果再加上点泡沫因素,咱们就更"穷"了!
所以呢,欧美是发达国家,而我们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意思就是穷国,每个人占有的财富少,过得比较辛苦。
3,即便是社会上的有钱人,过得也很苦逼。
我们的有钱人,无论***取何种手段致富,都有个特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从事的工作中。我们是在用身体换钱,用时间换钱,用大量的精力去换钱。
相比之下,欧美人过得太舒服了。他们的***期多,工作强度低,工作环境好,反而收入高,工作压力小。又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他们的心态更放松。
总结一下:看了上面的分析对比,笔者相信,大部分朋友已经知道答案了。
欧美人为什么喜欢健身?人家物质生活水平高,生活优越,自然对精神层面的要求就高。谁不想有个强健的体魄呢?最起码可以让自己的青春多保持几年,活得爽一点是不是?
但现实情况是,咱们很多人被艰难的生活压断了脊梁,哪怕看起来比较富裕的人,也不敢放松,必须拼命工作,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与生活水平。
健身?那玩意儿很好,但既要花钱,又费时间,普通人实在是折腾不起!
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健身理念是否普及面广,老百姓参与度的高与低,参与数的人口占比多少,健身设施是否完善,健身点覆盖面是否广泛,分布是否均衡都和文化,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有关。还有,为何欧美国家在健身或健康领域比我们发达和先进很多。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单靠一篇文章也许讲不透,讲不全。但我个人认为和下面的4个问题有直接的内在关联。
而且它们是相互连接、相互影响、相互互动,并直接影响健身或健康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1.一个国家传统文化中健身理念元素含量多少的问题。2.经济层面即国家发达程度和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问题。3.人均公共空间***占有率的问题。4.普通老百姓拥有可支配休闲运动时间和精力多和少的问题。
1. 作为健身、健康运动的标志性体育盛会在1896年4月6日至4月15日,希腊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在这之前欧美国家每年都有不同程度、不同规模的运动会举办。其宗旨就是提倡、鼓励和宏扬人类生活的质量更加健康美好。换句话说,欧美国家传统文化中的健身运动理念元素含量很高。据我所知,现在发达国家已经从传统的健身、健康运动的普及理念转型发展至倡导低碳、环保、绿色、健身休闲的理念和运动方式。也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室内健身体育馆发展至室外多元化的健身、健康运动活动。如在社区构建多层次慢跑、低速骑行健身系统与绿色出行相结合,鼓励市民休闲健身运动。当然也不是每个洋人都有一身漂亮的肌肉。另一方面,过去由于历史,经济,人文等原因的制约,我们传统文化中健身元素理念含量相对欧美国家少很多,普通老百姓参与度相对较低,导致认知度相对也低一点。尽管上世纪30年代时的中国曾派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参加德国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参与项目寥寥无几,运动员连吃饭都发生困难,更谈不上获奖牌了。也就是说,我们参与比其他人晚。当然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了。
2. 由于欧美国家属于经济发达体,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市民可支配收入相对较高,健身健康理念意识较强,参与度也比较高,形成普遍性共识。其次,无论从室内健身运动场馆至室外运动健身设施设备、布局相对合理,市民使用便捷。 而我们目前仍旧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还比较低,社会保障体系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全民健身意识还不够强,普及率还不高,参与度还要加大。尤其是顶层设计和理念推广传播还需加大力度。当然和过去相比较,已经有很大进步了。现在的街区也有不少健身馆,各个小区内健身设施也在不断建设和完善,老年人群体参与度也在逐渐上升。特别是上海在十三五期间, 上海将全面建成1000公里城市绿道和市民健康休闲的慢行运动环保系统通道,包括浦江两岸的滨江休闲健身场所,特别是将建造徐家汇体育公园, 也是上海开埠以来第一个主题性的体育公园,也许是全国第一个体育公园。公园 绕场一周约2.5公里,占地36万平方米,涵盖了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耐克篮球公园、阿迪达斯足球公园等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公园对原有体育设施只增不减,能更好地满足足球、篮球、排球等赛事需要,也能更好地满足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室内运动需求,串联起生活生态、健康、健身的空间。体育公园的绿色线性空间,具备生态保护,健康休闲,***利用等多种功能,如同城市的一条条“绿叶”为市民百姓输送生态氧分。推广绿色、低碳、环保、健身运动理念。
3. 在一线城市,尤其在上海,由于人口密集,人均公共空间***占有率的比例相对比较低,特别是在内环和中环区域,人口密度非常高,旧小区很多,公共活动空间有限,健身设施难以形成规模化、成片化、系统化,短期里还难以赶上发达国家的健身标准,也制约了市民的健身参与热情度。
4. 上海作为一线城市,现代化程度推进速度快,一般来讲,市民工作强度高、生活节奏快、生活成本高、压力大,工作辛苦,导致普通上班族拥有可支配休闲空间逐渐被压缩,时间和精力成本高昂,造成参与度下降,规模性健身、健康活动度还远远达不到欧美国家的标准和规模。而欧美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普通市民生活节奏比较慢,休闲空间就会增多,增大,参与度也就会出现高和多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