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湖畔风景优美的诗词有哪些?
湖 上
[宋]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一群黄莺儿乱啼,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夕阳里船船游客吹箫击鼓兴尽而归。
这首诗写诗人泛舟湖上,为两岸明媚的春光所陶醉的愉快心情。前两句着重写景,勾画出一幅西湖春景图。后两句侧重抒情由景到人,游人沉醉在湖光山色之中,写出了南宋时西湖游览的盛况。这首小诗打破了宋人重理趣、轻兴致的特点,创造出优美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欢迎朋友们加我关注、评论、点赞,谢谢您的阅读!!!
感谢邀请,平常心来回答形容湖畔优美的诗词有哪些?
我来班门弄斧,现场写一首诗,出出丑,欢迎师友们不吝赐教:
七律•湖畔风光(新韵)1331
作者/平常心
(2020.5.23.8:10)
一湖碧水裱颜深,两岸青丝拢鸟音。
远立楼阁遮半体,近观舢板抖全身。
荷揺华盖仙披彩,葵举圆盘玉镀金。
速递舟车常比赛,风光炫丽醉痴人。
回答完毕,谢谢!
巜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知,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作者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把洞庭美景跃然纸上。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画境美不胜收。
谢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千古流传。其中有很多不乏形容湖畔风景优美的诗词。
西湖留别【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岳鄂王墓【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忆西湖【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西湖杂诗【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南游吟草【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大梁这近刚去过“东山”,回答您的问题。
大家都听说过“东山再起”的成语,但很少有人知道“东山”在哪里?以及“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一、“东山再起”成语背后的故事与谢安有关。
谢安是东晋著名政治家、名士。
谢安出身当时的名门旺族。 他本可以有坦荡的仕途, 但是谢安选择了隐居绍兴会稽山的东山。
他和王羲之、许询等朋友,整天在会稽山这一带游山玩水。
谢安一出山就干了两件大事:平桓温之乱、成功指挥淝水之战。 其中的淝水之战,还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谢安可以说把濒临危机的东晋王朝救了回来。
后来,谢安出山之前隐居的山被称为“东山”,也为后世流传下了“东山再起”的成语。
二、“东山再起”的东山就在今天的绍兴上虞
大梁前段时间得知,当年谢安隐居的东山,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的上浦镇。
大梁上周来到这里,一探究竟。至今,这里还保留了太傅祠、谢安墓、谢公钓台等景点。
上面是现场的一些图片,和大家分析。
不过,目前的东山景点相对冷清,游人不多。
而离东山不远的兰亭,因为王羲之一篇行草《兰亭序》而流芳百世,游人很多,被踏破了门槛。谢安与王羲之,他们生前就是好友,在东晋时,谢安的声誉和成就远在羲之之上。而这里的东山,却还一直寂寞着。
不过,这里自然环境非常不错,曹娥江就在山脚,加上谢安的人文典故,旅游开放潜力巨大。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阅读!
东山再起现在一般比喻免职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失败后准备好重新拼搏。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堂弟。
谢安少以清谈知名,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他才东山再起,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简文帝逝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桓温死后,更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淝水之战中,谢安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数十年的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年六十六。获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一、东山再起主人公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 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谢安少年时,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导的器重,已在上层社会中享有较高的声誉。然而谢安并不想凭借出身、名望去猎取***厚禄。朝廷最初征召谢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他经常与好友王羲之在会稽山游山玩水,吟诗弹词,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悠然自得。他曾经也在扬州担任过一个多月的官职,作为扬州刺史庚冰的手下,可他却觉得官太过无聊,不久便辞去官职,告退回家。
二、退隐东山
后来朝廷多次请他出任重要官职,可他却一一拒绝 ,不给朝廷留丝毫情面。朝廷因为他屡次违抗任命,便对他降下罪旨来,囚禁了他的仕途,命令他终身不许做官,在此之后,谢安便隐居东山,不再做官。
在他40岁未再次做官之前,他将学前教育搬到了自己家中,为谢家培养了-批有才华的后代晚生,他教出了“咏絮之才”的谢道韫,还教出了“封胡羯末”四大才子,其中值得一提的,"羯”一谢玄,他打赢了淝水之战,被称之为“谢家之宝树”。
在当时,谢安的名声十分响亮,超过了他的弟弟,他的弟弟是担任豫州刺史、戍边名将谢
万。在当时的社会,有这样一句话在土大夫之间还流传着“谢安退隐东山,黎明百姓该怎么
办?”。可见,谢安才华之出重。
三、东山再起的原因
谢安再次出山的原因是由于他的弟弟,谢安的弟弟是谢家在朝中的顶梁柱,可在那场史称“不战自溃”的战役中,不幸被贬为庶民。谢安为了将谢家在朝廷苦苦经营了几十年的局面挽回,不得不再次出山。
出山之后,由于他卓越的才华,先在桓温手下担任司马- -职,后发现桓温居心不良,意图
谋反朝廷,他便再次找准机会,到中央去谋了份差事,并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干,尽心***朝
廷,为当时的东晋立下了汗马功劳。
年仅61岁的谢安,人生迎来了一次莫大的转机,不仅让桓温意图谋反,朝廷的***落了
空,而且作为淝水之战的决策者,使得淝水之战能够取得完美的胜利,这些都离不开西安的功劳。可惜的是,五年之后,他便去世了,追赠为太傅。
其实题主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说的“东山再起”的典故,就是谢安从隐居的会稽东山走出来,再次步入仕途的故事。
谢安也是我们谢家历史上的骄傲。我们从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可以看出,在东晋时期,谢家和王家都是当时的世家大族,王家是琅琊王氏;而谢家就是谢安所代表的陈郡(今河南太康)谢氏。
谢家世代经营豫州,升平二年(358年),谢安的大哥豫州刺史谢奕病逝。其四弟谢万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领淮南太守。虽然谢万才能在谢家子弟中比较出众,但是,由于谢万身上沾染的世家子弟的习气较多,王羲之认为谢万没有将帅之才,就写信劝说当时当政的桓温,建议不要让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但桓温没有听从王羲之的建议。对此,王羲之又写信给谢万,劝他要与士卒同甘共苦,以便将士一心,避免出现不可控的情况。
少年得志的谢万,养成了目空一切的傲气,对王羲之的劝阻,也没有当一回事。谢万所在的豫州,是东晋时抵御北方的重镇,也负担着北伐前沿的重任。如果不能够做到对将士的完全掌控,在战场上是非常危险的。
对此,谢安也看到了弟弟谢万的危机,因为谢万对别人的话听不进去,谢安就自己亲自前往慰问谢万的部下,并要求谢万不要在人前显得过于高傲,要与手下的将士们见面了解他们的想法。在哥哥的一再要求下,谢万召集众将训话,指着众将说:“诸将皆劲卒。”谢万的意思是夸赞将领们,但却无意之中惹的将领们不高兴了,因为他的傲气让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认为,谢万将他们当做普通士卒看了。
升平三年(359年),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开始北伐前燕。谢万派征虏将军刘建在马头修建新城,作为继续进攻的基地,他自己率部准备支援洛阳。这时,另一路的郗昙因病退回了彭城。谢万却以为郗昙是因前燕兵强而败退的,竟然下令仓促退兵,导致东晋士卒自行溃败,豫州治下许昌、颍川、谯郡、沛郡等郡县无端丢失。在撤退的时候,谢万手下有人想杀掉他,因为谢安的缘故,刺杀没有成功。
一个人只身逃回的谢万,被废为庶人。谢万的免职,对陈郡谢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世代经营的基业眼看着拱手让人了。所以,这时候的谢家急需一个人承担支撑家族的大任。于是,所有谢家人就将目光转向了不愿为官,安于隐居的谢安身上。
谢安自小受家庭影响,在德行、学问、风度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修养,而且在小的时候就以聪明而名声在外。在谢安四岁时,桓温的父亲桓彝见到他时,非常喜欢他,曾赞赏说:“这孩子风***神态清秀明达,将来不会比王东海(王承)差。”
东晋的朝廷官员多是世家大族垄断,为官讲究出身,谢安对此颇不以为然,他不想借助谢家的名望去谋求官职,多次拒绝了朝廷对他的征召。朝廷先后召他入司徒府,又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谢安就隐居在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等人游山玩水,与一些名士名僧交友、吟诗作文,就是不愿为官。
后来,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多次邀请谢安到其属下任职,不堪其扰的谢安只得前去就任,可是做了不到一个月,谢安就辞职回去了。后来,朝廷又征召他为尚书郎等职,谢安一直坚辞不就。在多次拒绝征召后,就惹的很多人不痛快了,一些人就上书朝廷,建议将谢安终身禁锢,朝廷于是对谢安做出禁锢终身的决定,后来还是皇帝下诏才赦免了谢安。
即便是这样,谢安依然不为所动,继续自己的隐居生活。以致当时人说:“谢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意思说谢安不出山,我们可怎么活?但是随着谢万的免职,谢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时之间陈郡谢氏在一些名门望族面前有衰退的情形,为了振兴谢家,谢安决定改变自己惯有的态度,来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和声望。
升平四年(公元360年)桓温邀请谢安到自己帐下担任司马,这一次谢安没有再推辞,终于从他隐居的东山走了出来,再次步入官场,也开始了他名扬天下的仕途之路。
后来,谢安曾担任过侍中,又升任吏部尚书、中护军、尚书仆射,总领吏部事务,加后将军等职。太元四年(379年),谢安在建康布防,让侄子谢玄率五万北府兵与前秦苻坚作战,四战四胜,全歼秦军。次年,谢安因功被任命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进封建昌县公。
谢安人生最出彩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谢安东晋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并最终以前秦大败,晋军全面胜利而告终。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终年六十六。朝廷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接连三天在朝堂上哭吊谢安,以示对谢安在世时所立功绩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