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收集信息?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本笔记本助你找到信息管理的窍门!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意思是说,思想证明自己的存在。因为我在否定自己的存在时,我就已存在了。思想的力量是无从大的。首先思想区别于人类与动物的高低级别,其次,思想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没有思想,那就不能称之为人,至少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信息爆炸时代,我们每天被各种碎片信息充斥着大脑,吃饭睡觉、学习工作,每天都会思考很多事情。然而不管主动还是被动接收的信息,在我们的大脑里停留的时间并不长。而我们的思想多数情况下都是雁过无痕,并没有带给我们真正的价值和意义。甚至有时候你想过的事情在脑海里也只是一团模糊的东西,你并不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和自己的思想。做设计或者写作的人,也许更有感触,因为很多时候长时间的思考并不能带来好的构思。
奥野宣之在其著作《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中提到的笔记法便是基于这样的动机:记录自己的声音,留住自己的思想并让其成为知识生产的素材,在证明自己存在的同时给自己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意。
奥野宣之,畅销书作者,曾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也是网络与杂志专栏的撰稿人,不止如此,他还以“笔记本作家”的身份活跃在媒体节目和论坛中。奥野宣之的成名之作《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直接在日本引发了“笔记风潮”。而这本《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可谓是《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姐妹篇。《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主要是介绍了读书笔记的方法。而这个《如何有效管理信息》主要介绍了日常生活中使用笔记本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一元化笔记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小窍门,是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只要遵循一元化、时序化、检索化三大原则,便可创造属于自己的“编年史”。
一、一元化笔记法是什么?
所谓一元化就是想到什么记录什么,而且不用分门别类,一本笔记本记录你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上的任何知识或者想法。然而这样什么都往里丢的一本笔记本,那不是看起来很杂乱无章吗?以后要想回头找到笔记本上的记录,那不是难以找得出来?其实不然,一元化笔记法既简洁便利又毫无压力,是自由度比较高的笔记使用方法。只需遵循以下三大原则,一元化笔记法根本不存在杂乱无章和找不到记录的情况。
第一,一元化:所有你想记录的信息全部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
试想一下,如果你准备了几个笔记本,分门别类记录不同的东西。比如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工作上的事情,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学习心得、另一个笔记本专门记录日常灵感和创意,那么你每天都得随身携带三个本子,或者你可以不带本子,可以随时记录在手机上,或者便签上,回家后再重新记录在相应的本子里,这本身就是一个麻烦,能不能坚持下去就是一个问题。另外,有没有可能你想到一个点子,却想半天却不知道该划到哪一个本子里?肯定有这种可能。这样一来,你不止在这个事情上过于耗费时间,更影响记录笔记的心情。
所以,想要使用笔记本收集和整理信息,什么都甭想,准备一个本子,有什么都往里丢。想象那是一个箱子,就像丢东西一样,当你脑子里有东西时,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全部往里丢了再说。
第二,时序化:按照时间顺序书写,在每一天信息前面写上日期,比如2018年5月20日就写为20180520。
这个很容易理解,做一条记录之前或者之后,写下日期。这是为了方便日后的检索。其实现在很多人做记录都会有写日期的习惯,这个无需赘述。
第三,索引化:所谓索引就是寻找信息的线索。
奥野宣之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在每一册笔记结束后,为该册笔记写一份目录,将重要的信息编辑在首页里,同时在切口处本册笔记开始时间到结束时间。写目录的过程也是加深记忆的过程,目录和时间都在日后寻找过程中提供方便。
第二个建议便是在电脑上建立数据库。参考作者的索引数据是根据笔记本编号+日期+检索标记+条目标题组成。比如“001 030410 ***访松下幸之助纪念馆”。“001”表示编号第一个笔记本,“030410”是日期,“***访松下幸之助纪念馆”是条目,日期与条目也是检索标记。
另外奥野宣之还提供了一些信息检索的小技巧:比如可以用粘贴标签的方式代替目录,在贴标签处写好分类。也可以在切口处涂上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
二、大杂烩笔记本是如何生产创意的?
用笔记本来增强自己存在感是奥野宣之的第一想法,然而用笔记本来使知识再生产,创造源源不断的创意才是奥野宣之的重点。然而奥野宣之所独创的信息管理术——一元化笔记本是一个庞大的大杂烩,他是如何把收集到的杂乱的信息进行重组,从而孕育出新的知识的?我们可以从他分享的以下五个步骤窥见一斑:
步骤1:收集——收集的信息应该是你感兴趣并且乐意去重读的、能够给你带来感触的信息。
步骤2:咀嚼——咀嚼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过程,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如果笔记不能再拿出来重读、回想,而是束之高阁,那么你永远无法将收集到的信息重组,使新的知识产生。
步骤3:发酵——当知识在温故知新的过程中,它首先会酝酿并发酵在潜意识层面,期待有一日喷薄而出。
步骤4:顿悟——所有的灵感其实都是潜意识思考带来的顿悟,这是有过程的,并不是真的灵感突如其来,只是看起来突如其来而已。
步骤5:具体化——具体化就是讲创意化为成果的时候,将脑海里的想法付诸行动,转化成果。
自古以来,创意就不是“无中生有”和“凭空想象”,如果你留心观察就知道,几乎所有的创新都是在既有事物的基础上,重新被改造出来的。
把笔记本的记录变得有趣又有用,这并不容易。然而在《如何有效管理信息》一书中,除了上面几点笔记本的技巧,作者奥野宣之还分享了很多整理信息的小窍门,你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不过,大数据时代,传统笔记本很多时候真的让人没有时间和经历去管理。传统笔记本关键是胜在手写的过程会加深记忆,并且可以像书本一样随时翻阅和咀嚼,同时对已有的信息进行反思,这才是整理信息最有效的途径。而这一点恰恰是电子笔记本难以做到的。
传统笔记本也许更适合喜欢记手帐的人使用。不过一个笔记本,既可以记录生活的点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声音,又可以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在未来变成一个更加喜欢的自己,何乐而不为?
过去,我们仅能从报纸、杂志上,广播中获得一些有限的信息;今天,不一样啦!在浩瀚的互联网上,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取之不尽的、用之不竭的信息。
所以说,当今,我们为了有效地收集信息,每天只需要打开电脑或手机,即可获得我们需要的各种信息!
这里有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本问题问的是如何有效地收集信息,上述简单的回答就能很轻松地有效地达到目的。然而,如果问的是:“如何收集有效的信息”。倒是考验我们每个想使用这些信息时,如何甄别这些信息的好坏呢?如何很好地为我们服务呢?确是值得俺们大家研究的话题喽!
被誉为“笔记本作家”的奥野宣之,在他的著作《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中介绍了一元化笔记术,我在读过此书后,开始试验一元化笔记术,现在记录了半个月,已经感受到了这种整理信息方法的独特魅力。
1、你的一元笔记本
所谓一元化笔记术,就是用一个笔记本按时间记录所有信息。
一个笔记本:笔记本和笔一定要随身带, 灵感马上记下来。也许有人会质疑:现在手机这么方便,还需要笔记本记录这么老土的方式吗?相信我,亲手写下来的东西,带给你的灵感会比手机记录更神奇。
我现在用锦一的方格笔记本,A5大小,稍微有点重,读书时看到的新词、思维导图、绘画灵感、内心独白,偶尔发现的事情等,都会写在这个本子里。
以前我也用过别的本子,但都没有坚持用完,总是写几页就不写了,每个本子写的内容也不一样。比如TN旅行手帐本、A6大小的方格本、空白本等。这几个本子小一点,适合随身携带。
另外建议随身带一些名片大小的空白卡片,有灵感马上记下来,万一没带本子,也可以用卡片记录灵感,过后再整理到本子上。
2、关于书写和粘贴
一元化笔记术:有想法就马上下下来,不分类,大杂烩,都记在一个本子上,会不会乱?刚开始看肯定乱,别着急,接下来我再分享信息加工、用于知识生产的办法;
写的时候加日期标签,6位或者8位,比如今天20180713或者180713
分割线 : 一天当中不同主题内容用横线分割,两天之间用其他线分割
对齐:这也是我选择方格本的原因,文字对齐,特别好看,看着也清爽一些
常用内容符号化 :比如R=读书 M=会议 P=*** M=电影 E=吃饭 等等
附上标题:比如阅读《三联生活周刊》 、 与朋友聚会
3、检索
自己写过的东西,特别容易记住,就是不记得内容,也会记得大概是在什么时间写的。建立索引有助于我们快速找到想要的素材。
纸面索引:封面写日期,书脊写笔记本序号和使用日期、切口贴标签标示关键词
电子索引:构想、旅行、读书笔记、书评等才建立索引
比如:1册 20180702 《画张图想得更清楚》 视觉笔记
1册 20180704 与丽珠姐见面 85C
4、创意加工、知识生产
创意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意是对既有信息的重组。
(1)创意来自于奇妙组合
比如阅读了几本书,在一元笔记本上做了思维导图,突然发现几本书里都提到了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的方法,于是你就可以把这些方法总结一下,写一篇文章去给公众号投稿,或者回答问题,说不定还能产生收益哦;
(2)带着问题去书写,答案慢慢出来
比如想到一个问题“职场里怎样才叫会工作?” 写下这个问题,每次想到答案就补充上去,慢慢地就总结出自己的答案了;
(3)无目的重读
重读的感觉和记录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每次重读都有新的收获。
比如我阅读《一本红色小小写作书》后在一元笔记上画了思维导图,过了几天我先生写了商业案例,让我给修改一下,我就参考之前做的思维导图,提了修改意见,结果他的案例在公司平台上线3天后阅读量达到7000,所有案例排名第一;
再举个例子,有一天我在一元笔记上写下健身感觉很疲劳,睡眠不足,然后开始调整作息和训练***、训练频率,过了半个月,明显感觉状态好了,减脂增肌也比之前过度训练有效果了。
总结一下:一元笔记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元化(一本本子)、时序化(按日期排序)、索引化(记完用标签等分类供检索)。
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元笔记成为你的灵感基地、万用素材库、人生卷轴。
你好,我是刀刀,分享阅读、手账和育儿,欢迎留言与我交流。
谢谢邀请!
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的价值逐渐提升,能否高效收集信息对于企业机构或者个人来说都具有较为实际的意义,因为信息收集是进行价值化操作的基础,也是大数据的基础。
要想高效收集信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明确信息收集渠道。当前比较大的信息渠道主要有三个,分别是Web系统、物联网系统和传统信息系统,其中Web系统还包括各种app以及其他互联网应用所产生的数据,物联网系统则主要以非结构化数据为主,比如音频和视频,而传统信息系统则包括办公系统、财务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等等,ERP是典型的传统信息系统。不同的信息往往渠道并不相同,所以首先要明确主要的信息收集渠道。
第二:有效利用工具。在明确信息的收集渠道之后,接下来就是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收集工具。举个例子,***如某Web应用是主要的信息渠道,那么就可以利用爬虫工具完成信息的爬取,这也是不少信息咨询公司获取信息的常见方式。工具是高效收集信息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有效的工具能够明显提升信息收集的速度和质量。
第三:提升信息的辨识能力。高效收集信息除了要注重数量之外,还要注重质量,由于Web系统充斥着大量“真***难辨”的信息,所以要想高效收集信息一定要提高信息辨识的能力。目前不少机构在***用人工智能产品来提升信息辨识能力,这也是目前一个发展趋势,因为随着信息量的增加,通过人力***来辨识信息越来越困难。
最后,高效收集信息之后还涉及到信息的清洗、归并、存储、安全、分析和呈现等一系列环节,这些环节往往也非常重要。
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在工作中是否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搜集了很多信息却不知道如何使用?想积累工作素材却不知从何入手?想破头也得不到灵感女神的垂青?
我也常常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一直在寻合适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直到我看到这本书《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针对信息的有效整理提出一个中心思想“一元化”。
“一元化”可以帮助我们无压力地记录自己的需要的信息和感兴趣的创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思系统地整理成属于自己的百科全书 “一元化笔记本”。
实现“一元化”有以下三个规则:
一. 一元化。是指把我们感兴趣的事物,无论是工作还是电影还是某一个句子甚至是食物都可以全部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面。在接触这个观点以前,我总是把工作、生活、看书分了不同的笔记本,有专门的工作日记,有生活日记,有读书用的摘录笔记。
其实这样做大大降低了使用笔记本的效率,因为在要记录某些东西时,却因为笔记本没有在身边,就暂时放下了,然后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忘记自己想要记录的东西,没有形成一个良好记录习惯。
为什么这里会这么重视笔记的一个使用,因为本文的作者奥野宣之的观点就是:积累知识产生素材的办法——将信息纳入笔记本
二. 时序化。当在实践把所有信息都录入同一个笔记本的时候,可能会问:这样做不会杂乱无章吗?这样找寻信息不是会很麻烦?这时候时序化就非常重要了,时序化指的是6位日期排序,例如2019年11月20日,那么记录形式为 [191120] 来记录,后面可加标题。
比如说在2019年11月20日我看了《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那么我的记录为:
[191120] R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奥野宣之(日)
○ (将对你造成极大触动的信息)集中在笔记本中,就会让它们成为知识产生的素材。
☆ 记录笔记的重要性。
R 是阅读的简写,○是代表摘抄内容,☆是自己的感想
三. 索引化。 可以分为笔记本和电脑索引,笔记本可以在封面做“编号+ 日期”,例:
03----[190712~191125] 代表第三册笔记本,内容日期为19年7月12日--11月25日,
电脑的索引是在笔记本册数积累较多的情况下使用的,比如文中的作者一共有300多册自己书写的笔记本,那么查找内容就需要更详细的电脑的索引来帮助他了。
电脑的索引格式为:
笔记本编号_日期标签_检索标记_条目标题
这种方法将笔记本中的重点内容用以上格式记录在电脑索引里面,这样在众多笔记本中就可以优先查找到自己需要使用的信息。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做笔记的小窍门:
1. 简化符号。 R 代表阅读,我们可以用符号的简写来代替经常用到的文字,提高效率。例:会-会议 素-素材 M-电影 P-*** A-想法 E-饮食 S-睡眠
例:[191120] R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奥野宣之(日)
2. 以摘抄+评论相结合的方式记录读书笔记。摘抄内容可以用符号○,而自己的想法可以用符号☆代替,这样看到笔记就一目了然,哪些是书中的原文,哪些是自己的感想。我们看书也是想将知识为自己所用,所以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例:
○ (将对你造成极大触动的信息)集中在笔记本中,就会让它们成为知识产生的素材。
☆ 记录笔记的重要性。
3. 颜色。 颜色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更多的内容,所以在笔记本上可以尽可能多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比如摘抄内容统一用一个颜色,自己的感想用另外一种颜色,这样可以让记录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清晰。
4. 分割线。 一段内容结束后,可以用“————”直线来作为分割线,这样可以将许多不同种类的内容分割开来。当一天结束后可以用“------x--------x---------x--------x-------”来作为分割线。
5. 重用黄金地段。笔记本的首页和末尾页可以不用做任何记录,后期可以根据笔记本的内容来做目录和索引,还可以做总结。相当于把笔记本变成自己的书籍。
本文中提到有效率的信息整理方法就是遵守“一元化”的三条规则,通过记录笔记的小窍门来让记录变得丰富和有趣。最后如何将记录的内容输出需要经历以下5个步骤:
1. 收集。积累常识作为研究课题的知识。
2. 咀嚼。 阅读、回想、深入思考积累的信息。
3. 发酵。 脱离课题,在潜意识层面思考。
4. 顿悟。 创意的诞生,突然之间灵光一闪。
5. 具体化。 将创意化为成果。
为了获得伟大的创意,额外信息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简单说一下自己看完这本书的收获吧,做笔记只是完成信息输出的第一步,判断笔记上内容的价值并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你现在根本不知道会变成怎样的将来的自己。
在文中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伟大的著作不是所有的构想都出现在眼前才开始写,而是通过写的过程,逐渐获得灵感。
最后附上自己做的思维导图
喜欢的话,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