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时大雁塔是用来做什么的?
大雁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带回大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为了供奉和储藏这些宝物,而亲自设计并指导施工的。
据史书记载,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祈求阴福所造,它北面正对大明宫含元殿,附近环绕曲江池、杏圆和乐游原,风景秀丽迷人。
大雁塔坐落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部的慈恩寺内。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太子李治为纪念亡母文德皇后以报答养育之恩而修建,故名"慈恩寺"。当时,共有十三处院落,房屋达一千九百八十七间,并请赴印度取经回国的高僧玄奘主持寺务,著名的画家阎立本、吴道子都在此绘制过壁画,可见规模之宏大。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在寺内西院建塔,名慈恩寺塔,用以存放从印度带回来的经籍。现在的塔名是据《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记载: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一只大雁离群落羽,摔死在地上。
僧众认为这只大雁是菩萨的化身,决定为大雁建造一座塔,因而又名雁塔,也称大雁塔。 大雁塔初建时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塔,后改造为七层方形楼阁式,唐大历年间再改为十层,到明代,又以砖面加砌唐塔之外。现塔身通高64米,每层为仿木结构,底层门楣有精美的线刻佛像,西门楣为阿弥陀佛说法图,图中刻有富丽堂皇的殿堂。
塔底层南门内的砖龛里,嵌有两通石碑:《***三藏圣教序》和《***三藏圣教序记》,均为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丹。大雁塔在唐代就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因而留有大量文人雅士的题记,仅明清时期的题名碑就有二百余通。至今,大雁塔仍是古城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闻名中外的胜迹。***院于1961年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寺内的大雁塔又是他亲自督造的。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慈恩寺是唐贞观二十二年太子李治为了追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建。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武则天时重修,后来又经过多次修整。现在的塔是七层,共64米,呈方形角锥状;塔身为青砖砌成,各层壁面作柱枋、栏额等仿木结构;每层四面都有券砌拱门。
这种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是我国佛教建筑艺术的杰作。大雁塔底层南门两侧,镶嵌着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书写的两块石碑。一块是《***三藏圣教序》;另一块是唐高宗撰《***三藏圣教序记》。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这些都是研究唐代书法、绘画、雕刻艺术的重要文物。
四大名楼诗词对比?
一、《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一提及四大名楼,当首推湖北武汉的黄鹤楼。黄鹤楼仅仅是因为一首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而名传千古。相传它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年),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黄鹤楼历经沧桑,屡毁屡建,仅考证的就有30余次。最近一次被毁是在清末光绪十年(1884年),因民房失火,殃及城楼,火势过后,仅存数千斤的宝盖铜楼鼎一架。而黄鹤楼重建是在1981年开始动工,1984年弟建成,距离被毁恰好是100年。
二、《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名气并不是很大,可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一首五言绝句《鹳雀楼》便使鹳雀楼名传海内外千余年,此诗堪称唐诗五言绝句之首,是一首千古绝唱,同时,也使鹳雀楼成为一座千古名楼。鹳雀楼,始建于北周(557年-580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后,至元初,毁于战火,仅存故址,明初时故址尚存,后因黄河水泛滥,故址也消失。改革开放以来,重建鹳雀楼呼声甚高,故19***年开始重建,于2002年新的鹳雀楼竣工。
三、《岳阳楼记》宋-范仲淹(节选)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始建于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余年,其前身为三国东吴时期鲁肃的“阅军楼”,唐代以前,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军事上,自唐代以后,逐渐变成历代游客和风流士人观光游览之地。岳阳楼也是历经沧桑,屡毁屡建,现存的是清同治六年(1867年)重建的。
四、《滕王阁诗》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在其《滕王阁序》中还有更加精彩的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被后人千古传唱,从而使滕王阁跻身为我国古代知名的四大名楼之一。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为唐高祖第22子李元缨所建。贞观十三年(639年)受封为滕王,其在653年建起一座楼台,即“滕王阁”,此后此楼便是历代士大夫们迎送宾客的宴请之地。滕王阁建立1300年来,历经毁坏28次,1926年,军阀混战时,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烧毁。建国后,江西省***重建滕王阁。